书架
1949开国大典实录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飞过天安门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为了庆祝1949年10月1日这划时代的胜利,中央军委命令年轻的人民空军,做好充分准备,用整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上空,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,并要保证飞行安全。

当时的空军还处于起步阶段。缺乏装备技术,基础薄弱,条件很艰苦,但这都没有动摇飞行员们坚决保卫首都接受检阅的决心。

解放前夕,在北平、广州、西安、汉口、重庆的国民党5个空军军区,加上空军总部和台北指挥所,总共有8个飞行大队,381架飞机。除需修理的和不能起飞的留在大陆外,已全部飞往台湾。

解放后,我们就在全国各地搜集日本空军和国民党空军剩下的飞机和零件。在这破烂摊的薄弱基础上,大家艰苦创业,奋发图强,为创建年轻的人民空军而努力工作。

为了参加和保卫开国大典,必须先防止帝国主义和台湾空军的骚扰,必须建立一支空中战斗部队。

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立即组织了一批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,克服重重困难,日以继夜地抢修出9架美国制造的P—51野马式战斗机,提前于7月3日飞往北平,在南苑机场加紧战斗技术训练,练习空防。

到8月15日,各地修复的飞机陆续来北平集中,航空局下令成立“南苑飞行队”。

飞行队的队长由原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4期(美国航校第三批)毕业生徐兆文担任。队员大部分是起义人员,全队共有飞行员15人,机械员40人。

飞机在原有9架P—51战斗机基础上,增加了“蚊式”轻轰炸机2架,PT—19教练机2架,C—46运输机3架和C—47运输机1架,总共17架飞机。从9月5日开始执行北平的空防任务。

接着,又从东北公主岭调来一批飞机,充实南苑飞行队。飞机总数达到42架,大大增强了飞行队实力。计有;

美制P—51野马式战斗机23架。

英制“蚊式”战斗轰炸机3架。

美制B—24重轰炸机1架。

美制B—25战斗轰炸机1架。

美制C—46运输机3架。

美制C—47运输机3架。

美制PT—17教练机2架。

美制PT—9教练机4架。

美制2—5联络机2架。

飞行队每天派4架战斗机值班,从早上6点到下午5点执行首都上空警戒任务。其余飞行员每天坚持训练,练习编队飞行。后来因徐兆文队长跳伞受伤,不能担任领队任务,改由邢海帆(原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2期、美国航校第二批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